作者:小编 日期:2025-03-11 20:20:59 点击数:
3月10日,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联合重庆马上科技发展基金会,迎来首批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标志着重庆智慧养老与特殊群体关怀服务迈入“人机协同”新阶段。
此次入驻的机器人结合AI心理学,创新多模态情感大模型,能通过面部识别、情绪识别、语音识别技术,敏锐洞察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点,提供陪聊和心理疏导模式,精准满足老年人在情感化人机交互方面的需求。通过开发认知训练小游戏和社交训练教练等娱乐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音视频娱乐、棋牌与认知类游戏、知识宣传培训等。
在机器人落地仪式现场,82岁的黄婆婆和老朋友们正与机器人“裴裴”温情互动,体验实时生成年轻时的生活照。研发团队介绍,无论是提供子女双向视频通话,还是克隆数字家人陪伴,机器人都能以温暖的方式回应需求。
除了情感陪伴功能,这批机器人还配备了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通过长期监测老年人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能够及时预测心理危机及自我伤害风险,并迅速发送预警信息。同时实时监控老年人身体状况,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关键指标,从而有效保障老年人身心安全。
此外,机器人还具备智能提醒功能,协助起床和洗漱,拿取物品和寻找房间等,并针对老年人摔倒、烟雾、地面积水等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和异常情况报警。“以前老人一离开视线便总担心不安全,现在有了机器人,我们护理员也更放心了。”护理员刘大姐说。
在智慧养老服务创新实践中,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率先引入情感陪护机器人,通过“人机协作”模式探索科技赋能养老服务的可行路径。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既通过技术手段弥补服务缺口,更注重在智能化中注入人文关怀,让老人感受科技温度。”
记者Kaiyun官方网站发现,这一实践与民政领域改革方向高度契合——此前,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明确,将在养老服务等领域,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运用,深化民政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民政服务更便捷、更可及、更规范。
此次“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项目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智能体”建设,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研究,多元赋能数字养老顾问、居家安全紧急救护、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场景,真正让科技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老年群体。
2025-01-21
2025-02-09
2025-03-06
2025-01-06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