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4-09 13:39:51 点击数:
据分析机构Canalys数据,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实现稳步增长,出货量达1.93亿部,同比增长4%。2024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出货量占全球30%,同比增长20%。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智能手表和手环销量明显提升。调研机构IDC数据也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腕戴设备线年中国前五大腕戴设备厂商排名来源:《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
血氧、睡眠监测,已成为大多数智能手表的标配。曾经需要专业设备才能测量的血压,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为高血压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提供便利。
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牵头编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青年血压管理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提出,“推荐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长期监测,评估短时、长时及季节性血压变异,并在就诊时与医生分享数据,供诊疗参考;另可考虑采用智能可穿戴进行心率及心律失常(房颤)监测、血管弹性功能评价,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变,以便及早干预、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智能手表与医疗领域的合作结出硕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郭豫涛说,与企业一同探讨心脏健康研究是一项使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主动健康管理探索的研究,做这项研究的初衷是基于PPG技术(光电容积描记技术)准确筛查房颤,为房颤诊疗前移创造可能。但对临床医生而言,利用可信任穿戴设备对患者进行更好的全方位管理才是最终目的。
IDC中国研究总监潘雪菲表示,老年群体对慢病和用药管理需求更明显,并且更多情况下自身不是决策购买者,而是由子女代替选择购买。
测量精度、传感器能力、算法水平仍Kaiyun参差不齐。相关领域专家指出,大量未经专业校验、认证的手环、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充斥市场,提供的血压等参数不准确,易引发患者不适当就诊、焦虑等一系列问题,给临床带来一定困扰。
此外,用户健康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就如同个人的“数字资产”,一旦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据悉,多家品牌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医疗级功能的研发进程,申请了大量与健康监测相关的专利。医疗机构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智能手表的价值,开始将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整合到慢性病管理试点项目中。
京东购物平台上购买任意一款智能手表时,通过领取智能手表补贴,可以享受15%优惠。一款智能手表,以往2499元的售价,通过国家补贴优惠,可以2124.15元购买。
董桂官表示,强化可穿戴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统一标准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强化隐私保护与合规;另一方面,标准化数据格式有助于医疗机构、健康平台、保险行业的数据互通,推动健康管理生态发展。另外,统一标准可以降低技术门槛、促进产品互联互通、推动厂商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要实现技术便利性与用户自主权的平衡,用户要清晰地认识到智能手表在健康管理中的定位,它只是一款辅助工具,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为了帮助用户理性看待监测数据,避免陷入健康焦虑,还可以引入心理干预机制。例如,在智能手表中增设 “焦虑提示” 功能,当用户频繁查看数据或对异常数据表现出过度关注时,及时给予温馨提示,引导用户保持冷静和理性,正确对待数据波动。
企业、用户和医疗机构需要携手合作,构建“技术辅助+专业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董桂官表示,企业要提升技术水平,确保数据的精准和安全性;用户要理性看待智能手表的监测数据;医疗机构要充分挖掘智能手表数据的价值,为用户提供更精准、贴心的健康服务。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牢牢把握健康自主权,让智能手表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得力助手,而非焦虑源头。
2025-01-04
2025-02-01
2025-03-01
2024-12-31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